4 分钟到发展联盟:杨瀚森的 “退” 与开拓者的耐心
当杨瀚森在开拓者对阵快船的比赛中仅获得 4 分 20 秒的出场时间,创下生涯新低时,外界关于 “开拓者是否失去耐心” 的讨论瞬间升温。但随着球队下放发展联盟的消息传开,更理性的声音逐渐清晰:这不是放弃,而是为这位中国新星量身定制的成长阶梯。
新赛季前三场常规赛,杨瀚森的出场时间从 5 分 16 秒跌至 4 分 20 秒,数据栏上仅有 2 分 1 篮板的零星贡献,防守端面对艾顿等内线时暴露的速度短板更成为热议焦点。这样的表现难免让球迷焦虑,但放在开拓者的内线格局中便不难理解:克林根本赛季稳坐首发,里斯作为轮换常客经验丰富,更关键的是防守悍将罗伯特・威廉姆斯即将伤愈复出,三线竞争下,新人很难获得稳定出场时间。与其在 NBA 赛场的垃圾时间里 “打卡下班”,不如在发展联盟的实战中针对性补短板 —— 这正是开拓者管理层的考量。

开拓者下属的 “撕裂之城混音队” 绝非简单的 “降维去处”。这支球队与开拓者主场仅相距 16 公里,共享全套战术体系和医疗团队,确保杨瀚森的训练与比赛能无缝衔接主队节奏。更重要的是,发展联盟能提供 NBA 无法给予的核心资源:场均 25 分钟以上的出场时间、战术核心地位,以及专门针对他短板设计的训练方案。教练组已明确将核心力量强化和投篮稳定性提升列为重点,这正是他在季前赛中暴露的关键问题 —— 当时他的篮下卡位成功率仅 41%,高位策应成功率 34%,亟需实战打磨。
xc体育,XC-Sports,XCSport官方平台,XC sports,xcsport体育回顾联盟历史,发展联盟早已成为球星成长的 “炼金场”。西亚卡姆、戈贝尔等全明星球员都曾在这里蛰伏,凯尔特人后卫德里克・怀特更是直言 “发展联盟是我立足 NBA 的关键”。对国际球员而言,这种 “阶梯式培养” 尤为重要。杨瀚森在夏季联赛曾展现出全明星级潜力:四战场均贡献 10.8 分 5.3 篮板 3.8 助攻 2.3 盖帽,总助攻数和总盖帽数均位列队内第一,甚至以 2.3 次场均盖帽超越同期姚明的护框表现。但 NBA 的对抗强度远超夏联,他需要通过发展联盟的高密度比赛,将夏联的天赋转化为 NBA 级别的 “肌肉记忆”。
外界的质疑声中,不乏专业人士的理性视角。篮球评论员王仕鹏直言,“每场五分钟的出场时间对新人锻炼不利,搞不好会荒废一个赛季”,苏群也认为下放练级 “势在必行”。开拓者随队记者则透露,球队早有 “双向发展” 预案:杨瀚森将在 NBA 与发展联盟间灵活调度,无 NBA 比赛时以赛代练,球队需要时可随时召回,医疗团队甚至已制定专属体力分配方案。这种弹性安排既保留了他接触顶级联赛的机会,又避免了长期坐冷板凳的风险。
杨瀚森自身也具备 “逆袭” 的基础。夏季联赛中,他展现出极强的调整能力:首战侧重策应,第三场开发三分(6 投 3 中),收官战则专注篮板与防守,篮板数从场均 4 个飙升至 8 个,助攻失误比持续优化。这种快速适应能力,正是他在发展联盟突破瓶颈的关键。正如主教练比卢普斯所言:“这不是降级,而是为未来三年布局的成长计划。”
眼下,克林根在对阵湖人的比赛中脚踝扭伤,给开拓者内线轮换带来变数,这或许会成为杨瀚森的短期机会,但从长远看,发展联盟的历练仍是更扎实的选择。当他能在发展联盟达成场均 15 分 10 篮板的目标时,回归 NBA 轮换阵容便水到渠成。对于这位 20 岁的新星而言,4 分钟的尴尬出场记录不是终点,发展联盟的赛场更非 “冷宫”—— 而是积蓄力量、等待爆发的起点。开拓者的耐心,终将在他的稳步成长中得到回报。

发表评论